未出学校门,先入企业门 | 武汉学院帆船人才受追捧
2024-11-2824
近日,在武汉学院召开的“帆船产业人才培养交流会”上,武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主任何捷一向与会者通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武汉学院帆船专项的10名三年级大学生已经被深圳万航、苏州尚赛、武汉大海阳光等帆船俱乐部录用,开启了“未出学校门,先入企业门”的产学结合、体教融合的良好开端。何院长介绍说:“自2022年武汉学院与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成立“中国帆船产业人才培养中心”以来,学院将中国小帆船培训体系纳入帆船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协调国内深圳万航、深圳蓝帆、大海阳光等俱乐部参与人才培养, 11位首批学生从零开始,经过三年,完成了中帆协小帆船培训体系10个操作技能科目和初级、中级教练课程,预计2025年他们毕业时,有机会获得高级教练资格,成为帆船行业的骨干力量。”11名学员也分享了他们3年来学习帆船的感受,大家普遍认为:这个帆船人培项目不是简单地让学员成为“帆船教练的证书持有者”-持有证书但没有输出能力,而是更多扎实落在了实操和教学输出能力的培养方面,学生们不仅可以熟练操帆使舵、扬帆远航,更通过参与俱乐部组织的培训班、夏令营、冬令营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既当学员,又当教员,针对性地将所知识和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大家持续收获知识、积攒能力。学生吴云天说:“在学习帆船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反复的从理论到实操再到教学实习的过程,让我从一个帆船小白真正成为一个进了俱乐部就能干活、就能教学的有实操能力的帆船教练。这种实操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对我们将来在帆船领域择业,也对未来帆船行业选择我们都非常重要。”深圳万航帆艇俱乐部是国内最早引入英国皇家帆船协会(RYA)小帆船培训体系、也是中帆协(CYA)小帆船培训体系的首批认证俱乐部之一,俱乐部拥有多名RYA和中帆协培训官和高级教练,更有让国内外同行羡慕的完善的场地、水域和船艇器材,堪称亚洲青少年帆船教育机构的头部企业。2022年,万航加入了中帆协与武汉学院的帆船管理人才的实习、实训合作计划,投入巨大力量开展这项帆船人才培养的创新实验。万航帆艇总经理李小桓说:“3年来,学生们经历了8个级别的小帆船课程、CYA初级教练培训、CYA中级教练培训、CYA动力艇驾驶培训、RYA AI培训、RYA DI培训、RYA PB2培训,红十字会急救培训等,利用几个暑假及节假日参与教练实习,积累了不少于20批次的教学经验,到现在每个人都能获得CYA中级教练资格和RYA DI资格,最有价值的,是第一批10名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被4个帆船俱乐部全部提前录用,让帆船行业能够最终受益。” “特色化、国际化、实用化”是武汉学院一向推崇和坚持的办学理念,而帆船项目在这些方面的天然契合自然成为学校重要选择。武汉学院从2017年建立帆船特色班,成为国内首家开设帆船课程的大学,2022年,学院与中帆协合作建立“帆船产业人才培养中心”并与深圳万航帆艇、深圳蓝帆等俱乐部签署了实训合作协议,以学院为教学基地,以俱乐部为实习实训基地,引进中帆协和英国RYA小帆船培训体系进行教学实践。对于过去几年的阶段性成果,武汉学院副校长罗航表示:“武汉学院引入帆船项目,真正实现了大学课程对接工作岗位,专业对接产业的学、产、研、用一体化的专业与行业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格局,帆船不仅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更成为学校与社会融合、办学与就业融合的良好示范。” 更多合格人才的培养,无疑使整个帆船行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项人才培养工作也自然成为中帆协为行业发展赋能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之一。中帆协秘书长刘卫东表示:“帆船普及工作近年来取得较大的进展,但面临严重的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以往教练主要来源是退役运动员,但他们的数量有限,角色转化困难。因此从行业外培养和吸收新力量进入帆船教学和管理领域,无疑是帆船项目普及和发展的刚性需求,与高校合作,培养大学生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是一条重要的通道。几年来,我们一直着手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并先后和武汉学院、云南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建立合作。”在谈到和武汉学院的合作时,他补充道:“和武汉学院的合作是务实、持续的,3年来我们有了合作培养的第一批成建制的学生军,虽然规模不大,但强化实操的培训体系,让学生们不仅获得资质证书,更让孩子们获得了企业的入职邀请,这是市场、企业对这项培训的认同和接受,意义重大。这也让我们对进一步强化学生军的培养增加了信心,期待武汉学院以及更多的学校能够成为未来中国帆船人才培养的“黄浦军校”,为帆船产业未来的发展赋能。”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